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

人生的抉擇,邁向婚姻後是否從此幸福快樂?

徵信社,徵信


當王子遇上公主後,您真的認為,他們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了嗎?想必很多有經驗的朋友們,都會向我搖搖頭,笑說不見得吧?大家都知道「相愛容易相處難」,所以我便會想,既然有那麼多人都有這個體認,肯定是理想和現實之間有落差。那麼從事家庭工作的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?我想我們可以努力的,便是透過瞭解與分析,包括原生家庭的影響、個人成長背景與經驗、環境影響等各方面的分析,使人瞭解現實與期待落差的可能因素,期望藉此減少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,並學習調整期待與認知,應該可以改善這種現象。



心理學中的「依附理論」常被用來探討親密關係的相關議題。簡單來說,人從嬰兒時期開始,基於生存本能與需求,會對主要照顧者(通常是母親)有著強烈的情感連結稱之為依附。行為表現諸如當主要照顧者不在時會感到焦慮,同時也會害怕陌生的人或環境。嬰兒對依附者所產生的感受、情緒、知覺會內化成內在客體的表徵,也會形成對自我、他人、環境的概念及適應行為。依附關係的特質主要取決於依附對象:依附對象若是可靠、穩定、有反應,則嬰兒會感到有安全感,從而向外探索,忍受分離,並發展對自己的信任與自我價值;依附對象若是不可靠、不一致、冷漠,嬰兒便會缺乏安全感,覺得自己好像個是不值得被愛、被注意、沒有自我價值的人,也容易對人不信任或以冷漠反應。

在我輔導個案的經驗中,常使用的方式之一,便是與個案聊聊個人的過去經驗與原生家庭部分。回溯過去的經驗之所以重要,因為可以探尋早年依附關係的狀態。如果早年的依附關係是安全的,例如說嬰兒若在需要母親的時刻看的到母親,也感受到她懷抱的溫暖,就會產生安全感,那麼這個嬰兒在長大後,對人也會有足夠的安全與信任感;若孩子在需要母親的時候並沒有得到適當的照顧或回應,那麼將來面對不熟悉的人事物或環境,較容易感到焦慮,或以逃避的方式面對事情。這樣的影響也一直跟著一個人,被帶到他的成人經驗,也發展出了成人時期的依附關係。所以說,幼年時期的成長經驗對於每個人都是重要的,而且無論你知不知道,有意或無意,都不要懷疑,其實在潛移默化當中,父母親的行為表現已經為孩子埋下種子了。



依附關係的類型可分為安全型、逃避型、焦慮型,帶到成人依附與愛情關係來談,這三種依附關係,可能會產生下面三種愛情表現:



安全型:父母的關係是溫暖的,和父母關係良好。易於自我了解,很少自我懷疑,對他人關心,相信愛情是可持續的。愛情的經驗是:快樂、友誼、信任。

逃避型:認為母親是冷淡和拒絕的。愛情很難持續且不強烈。害怕親密和依賴,無法接受別人成為自己的伴侶。

焦慮型:感覺父親是不公平的。自我懷疑、被別人誤解、不願意承諾,易陷入愛河但很少是真愛。當然我要再次提醒,理論部分是基礎的架構,提供實務經驗值的參考,實際上還是得依每個個案的狀況來談。